close

《晏會廳》12期王傳福:比亞迪是提前站在瞭風口按《晏會廳》是一檔高端訪談欄目,由網副總編輯晏成對話汽車、財經、科技等行業領軍人物。此為《晏會廳》第12期,本期嘉賓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。本文要點1比亞迪能夠提前布局在重要風口上,不是賭和撞運氣,而是比亞迪有技術積纍,技術始終是為戰略服務的。2隻有依靠技術纔能給戰略提供準確的計算和依據。戰略太超前瞭也不行,最好是比市場提前半拍。3比亞迪純電動車已經從三元鋰電池全部切換到磷酸鐵鋰刀片電池。電池的選擇對整個的電動車來說是至關重要的,因為這是一個方嚮性(的問題)。4整車製造和電池是密不可分的。未來的主流整車廠一定會考慮自己的電池廠,就像現在的主流整車廠都會有自己的發動機廠一樣。5比亞迪的賽道還是在電動車領域,不僅是純電,也包括插電。我們會用DM-i來降維打擊(燃油車),收復失地。6時間窗口很重要,我們必須加速,形成絕對優勢。7比亞迪內部改革開放,第一步是要把産品賣齣去。賣給比亞迪內部不算本事,要去賣給長城,賣給吉利,這纔是本事。市場化2.0階段是不但要把産品賣齣去,還要把企業賣齣去,要有自己的市值。忽然間,比亞迪成瞭網紅企業。一嚮低調的王傳福也上瞭熱搜。因自主技術研發突齣,比亞迪被寫入高考作文題:國內唯一一傢掌握“三電”核心技術的新能源汽車企業。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迴應:“坦率地說,既能做電池,又能做電機,又能做電控,目前全球也就是比亞迪”。嚴謹,又自信。人們發現,原來比亞迪不隻是一傢造車企業,它還會造電池賣給其他車企,甚至還給華為代工做手機。作為一傢以技術為導嚮的企業,比亞迪嚮來低調,但其熱度在近兩直綫飆升。電池、新能源汽車、半導體、碳中和,比亞迪幾乎命中瞭當下所有的熱點風口,堪稱錦鯉附身。但在王傳福看來,比亞迪踩中的所有風口,都不是靠運氣賭來的。展開全文5月,王傳福齣現在一次溝通會上。麵對這樣一傢風口上的企業掌舵人,我們有很多好奇:王傳福的商業嗅覺十分敏銳,是什麼在支撐他的戰略判斷?比亞迪踩中的下一個風口會是什麼?他如何看待電池廠和主機廠之間的關係?如何決策電池技術的選擇爭論?關於這些熱點問題,王傳福一一做瞭迴應。但在迴應前,他先是播放瞭一部13前做的企業宣傳片,大約10分鍾,那是當王傳福自己查數據、找素材策劃的影片,從工業革命角度探討能源危機,並描繪未來的解決方案與企業願景。“但當時很多人看不懂,這個片子用瞭三四之後,就不用瞭。”現在來看,片中提到的許多關鍵詞:能源危機、自然災害、新能源汽車、工業革命,都一一被現實證明。此後的十多,比亞迪的戰略始終圍繞著片中描述的場景和邏輯,雖然這部影片外界鮮有人知。“我命中瞭所有的風口,並不是賭中的,而是戰略先行。”王傳福說,是他看到瞭機遇並做瞭決定,纔會在今天看起來好像是抓住瞭風口。戰略的成功是有預見性的,而一旦有瞭戰略,企業就有瞭投資方嚮。溝通會上,王傳福釋放瞭比亞迪的幾個戰略:産品上,“EV+DM-i”雙綫齣擊;電池上,比亞迪純電動車全部切換為磷酸鐵鋰刀片電池;業務上,分拆部分業務獨立發展......每個決定的背後,王傳福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。在與王傳福的溝通中,我們能感受到他是一個內心十分有定力的企業傢。從生産手機電池,到收購秦川汽車,再到布局新能源、儲能電站、軌道交通,幾次重要的戰略方嚮上,比亞迪似乎很少用試驗的心態走彎路。一旦想好瞭、決定瞭,即便短期內看不齣效果,即便內外部都有爭議,外界也能感知到王傳福的戰略定力和決心。無論是王傳福本人還是他創立的公司比亞迪,兩者身上都有很強的技術基因。如果說技術是王傳福和比亞迪的底氣,那我們更想探究的是,這樣的底氣從何而來?第一節談戰略:技術是為戰略服務的電池、新能源汽車、半導體、碳中和,這些比亞迪看似踩在瞭風口上,憑藉戰略眼光成為網紅企業,市值也隨之飆升。但這些風口上的關鍵詞,在13前那部願景片中早已有所規劃。作為一名企業傢,王傳福有著十分敏銳的商業嗅覺。他說,戰略要依靠技術、信任科學。Q:踩在風口上的比亞迪,是如何製定戰略導嚮的?王傳福:比亞迪這麼多來,每一次能夠提前布局在這種重要的風口上,其實不是賭和撞運氣,而是比亞迪有技術積纍,技術始終是為戰略服務的。戰略錯誤會讓企業損失三五的時間,會損失幾十億、幾百億。一個産品失誤可能會損失幾個億,一個模具失誤可能要損失幾十萬。戰略失誤的損失更大,尤其是會損失你的時間。所以,一定要科學地製定戰略方嚮,不能去賭,不能去猜。隻有依靠技術纔能給自己的戰略提供準確的計算。比亞迪的戰略要把握好,要用強大的研發(能力)為戰略提供依據。當然戰略太超前瞭也不行,最好是比市場提前半拍。第二節談電池:掌握電池未來的方嚮就掌握瞭電動汽車戰略早在1873,人類便製造齣瞭可供實用的電動汽車,但因為電池無法滿足低成本、高容量、高安全的要求,電動汽車曾被市場拋棄。在王傳福看來,電動汽車的瓶頸就是電池,電池技術的趨勢決定瞭電動汽車的命運。而掌握電池技術,掌握電池未來的預測方嚮,實際上也就掌握瞭電動汽車的戰略。Q:動力電池技術路綫之爭始終沒有定論。作為既生産電池又造車的企業,比亞迪如何選擇技術路綫?王傳福:大傢一度一味追求電池密度,但這是錯的。比如磷酸鐵鋰電池,它的安全性更高,同時它是不依賴稀有金屬的,不存在卡脖子的情況,而且它的密度也可以做到和三元鋰電池一樣。去三月,我們發布刀片電池之後,帶動瞭磷酸鐵鋰電池方嚮的迴歸。磷酸鐵鋰的正極材料,目前漲價瞭五六倍。在2008,我就選擇瞭磷酸鐵鋰這個方嚮。之後中間有一些搖擺,但是現在我們選擇迴到正確的方嚮。電池的選擇對整個的電動車來說是至關重要的,因為這是一個方嚮性(的問題)。將來,整車製造和電池是密不可分的。未來你一定會看到主流整車廠一定會考慮自己的電池廠,就像現在的主流整車廠一定有自己的發動機廠一樣。未來電池和車身的一體化是個趨勢,所以既能夠做電池又能夠做整車的企業纔能夠做齣高度的創新。第三節談“DM-i”:降維打擊收復失地Q:如何理解比亞迪“DM-i”?王傳福:DM-i(超級混動係統)是比亞迪戰略的又一次精準把控。在,2/3的傢庭仍是無車傢庭。讓傢庭的第一部車就選擇純電動車,其實是很艱難的。市場目前的過渡期(從燃油車到新能源車),不是三到五,可能是20。我認為,將來讓人的第一部車買PHEV,換購或增購的時候購買EV,這是一個方嚮。汽車還有兩個賽道,一個是轎車賽道,一個是SUV賽道。目前,轎車賽道基本上被閤資壟斷。而在SUV賽道,閤資品牌也正在調集兵力。所以,比亞迪的賽道還是在電動車領域,電動不僅僅是純電,也包括插電。我們會用DM-i降維打擊(燃油車),收復失地。目前,新能源汽車賽道的份額剛過10%,我們瞄準的是燃油車。DM-i可油可電,它油耗極低,同時有稅收優惠,還能夠上綠牌,熱效率又極高。目前比亞迪DM-i(車型)的百公裏油耗是3.8L,1.5L的發動機熱效率達到瞭43.4%。我們要利用DM-i把A級轎車的失地收復迴來。Q:您預估汽車市場的乘用車銷量能否超過3000萬颱?王傳福:目前從韆人保有量來說,不到200颱,而國際上的平均是300多颱,美國大概到八九百颱。從這個角度上來看,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。第四節談改革:“不但要把産品賣齣去還要有市值”作為民營車企代錶之一,比亞迪在二十多前就經曆過從0到1的搭建階段。按照王傳福的說法,“所有底子都得自己做”。此後,隨著業務不斷擴張,這種從0到1的能力在體係中被反復訓練。2020疫情初期,比亞迪3天齣圖紙、7天齣設備、24天成為全球最大口罩製造商,最高日産口罩1億隻,這背後就得益於強大的垂直整閤與體係力支撐。而當企業成熟、業務規模上來之後,又會有新的問題齣現。2020是比亞迪全麵步入市場化發展新階段。其中,半導體業務分拆上市是比亞迪啓動市場化戰略以來的重要節點。Q:如何解讀比亞迪的內部改革“市場化”?王傳福:比亞迪在內部的業務闆塊,有電動車、電池、半導體、雲巴、商用車等。比亞迪內部實行的是事業部製。比亞迪內部的改革開放,第一步是要把産品賣齣去。你把産品內部賣給比亞迪不算本事,你要去賣給長城,賣給吉利,這個纔是你的本事。把産品賣齣去是試點市場化的1.0階段。市場化的2.0階段是不但要把産品賣齣去,還要把企業賣齣去,也就是說要有自己的市值。今下半會分拆半導體業務在創業闆上市。我們在2008就開始研發半導體,當時判斷半導體的用量會很大。接下來,公司還會分拆獨立電池。Q:為何堅持布局雲巴業務?王傳福:談到軌道交通,東京有231公裏的地鐵,但是它有2000多公裏的軌道交通。地鐵占比整個軌道交通隻有11%。所以為什麼像歐洲的很多國傢地鐵那麼陳舊?就是因為運營成本太高瞭。國內其實可以多發展中小運量軌道交通,實現大中小運量協同發展。地鐵就像是人的主動脈,雲巴是毛細血管,地鐵和雲巴的裏程比例是個1:3的關係。比如,如果有500公裏的地鐵,加上1500公裏的雲巴,一樣可以把交通玩得轉,將有效治理城市擁堵。Q:比亞迪很少宣傳自動駕駛技術,在智能網聯的前沿技術領域是否有所布局?王傳福:自動駕駛技術比亞迪一直也在做,隻是我們宣傳很少。比亞迪很少提前做宣傳,一旦我們開始宣傳,就意味著這個會很快量産,宣傳即量産。比亞迪的魚池裏麵有很多條魚,隨便撈一條,都可以拿齣來說。但沒必要跟大傢說兩以後的東西。有些企業喜歡講兩以後的東西,是為瞭在某些方麵做一些提振,講講故事。但比亞迪沒必要這麼做,比亞迪在芯片、軟件層麵不會比任何人差。Q:疫情期間,比亞迪迅速轉産製造口罩,並做到瞭全球最大口罩製造商。為什麼是比亞迪?王傳福:疫情爆發的時候,我們決定援産口罩。我們調集瞭3萬名工程師、10萬名産業技術工人,3天齣圖紙、7天齣設備,然後生産。總共做瞭1800條口罩機的生産綫,還有200條熔噴布的生産綫。口罩最高産能一天可以做到一億隻,當時(疫情初期)所有的口罩産能一天隻有一兩韆萬隻。這得益於比亞迪長期的技術積纍、製造積纍。有這種體係力纔能夠支撐,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那麼快把口罩機、熔噴布生産綫都建起來。疫情初期,熔噴布比較稀缺,我們用三周就把熔噴布的設備做齣來瞭。齣口罩機的零部件也有幾韆個,買不到的零部件,我們就一定要自己把它乾齣來。所有人不分你我、不分利益,就一個字“乾”。比亞迪製造是製造的一個縮影,我們公司有兩麵牆,一麵牆是專利牆,代錶著創新;一麵牆是工匠牆,代錶工匠精神。兩方麵都要有、都要強。

 

代書貸款 台北二手車 台中二手車 高雄二手車 機車貸款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杰凱 的頭像
    杰凱

    廖杰凱的部落格

    杰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